2007/07/21 | 日记_2007年7月21日19点9分
类别(作文) | 评论(0) | 阅读(9) | 发表于 19:10

从同一个点光源射出的光线,其光强同其距离平方成反比关系。当前,社会生活中依然存在着一种极为奇特的现象,就象光强同照射面积成反比一样,沿科学——技术——生产——流通的方向,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与价值依次递减,而工作人员的收入却象光的照射面积一样依次递增。一个重大科学原理的发现,可以为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奠定基础,但这些成果的拥有者的回报却不能与其贡献相匹配;流通领域的商业人员,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其收入却最高。正是这种社会贡献与收入分配的辐射反比效应,助长了人们讲求实惠的小市民心态,忽视了基础科学理论的研究,低估了科技人才的社会价值。

自然界的生物圈是一个巨大而严密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稳定性,如果破坏了这种相对稳定性,生物就不能正常发展。盲目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之所以不足取,就是因为它们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破坏了生物的正常发展,造成自然灾害频发。社会生活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如果没有一定时期政策的相对稳定,朝令夕改,生产必然遭到破坏,经济建设必然受到影响。因此,我们每做一件事情,特别是重大决策,一方面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能竭泽而渔;另一方面对待任何一个新事物,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巩固发展阶段,为事物向更高阶段的发展准备必要的条件。

     在微观世界的原子电子层结构中,核外电子按能级排列,有能量最低原理、不相容原理等物理学规律。这些规律很值得管理者借鉴。比如,在人才的管理使用上,只有使人的能级与其所处的职位相适应,才会使各层次人才的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任何大材小用、小材大用,或本人能级与职位不相称,都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必将对事业造成损失。各级管理者,尤其是人才管理部门要为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扮演最佳角色、发挥最佳效能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在进化协调较为完善的热带雨林地区,各种植物生长茂盛。它们能在不同层次上,对太阳和土壤资源各取所需,进行充分利用。需要阳光的高高挺起,吸收着阳光的照射,怕见阳光的,则躲在树荫下,并对需要阳光直射的植物起保护根部水分的作用,它们在光合作用下互利共生,使整个群落得到各自的最大效应。生态学的这一现象,对我们认识领导班子结构的合理性会有一些有益的启示。一个领导班子内部,个体的年龄、性格、气质、知识、能力等都应当有所差异,形成立体结构,相互之间起到互补作用,使班子整体发挥最大效应。

    机器或其他装置本身所消耗的没有对外做功的能量,称为内耗。广义的内耗指的是事物处在某种无序或不协调状态下,系统内部各种关系没有理顺,各部分之间的作用相互抑制或冲突,从而使各种有用力量相互抵消的现象。内耗是一种无组织力量,是系统运行的成本。内耗过大就会瓦解事物内部结构,削弱事物的外部功能,阻碍破坏事物的正常发展。一个群体的内耗则是内部成员之间,由于心理不相容造成的相互猜疑、互不信任、互相拆台、彼此抑制的消极现象。管理者的责任在于尽可能地消除群体内部的这种无序状态,润滑内部的各种关系,使有限的能量产生最大的功效。

每种生物都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人有46个染色体。每个染色体大约有1250个基因,每个基因都与生物的遗传相关联。这个数目说明自然界不可能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生物。据计算,两个亲兄弟具有完全相同的染色体的机会是70万亿分之一。如果两个人生下来要完全一样,那么这种机率是1后面加9031个零的情况下才可能有一个。因此,容忍客观事物的多样性,了解和尊重人的个性就是尊重人类自己。维纳认为,个性的多样性和可能性,才是通向人类最高才华的钥匙,对个性的限制将使人类在未来的偶变事件前丧失应对能力而危及自身在地球上的生存。这是智者,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忠告。
0

评论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19]
我的日志[1]
一帘幽梦[3]
买书[2]
歌词[1]
作文[12]